明升体育挺喜欢《美好企业》这本书,它从另一个视角解说了“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好的企业”,那就是用更多资源培育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的企业,进而延展到员工满意度、忠诚度。从管理学专业视角看,它让“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Stakehold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RM)这一商业模式得到了更系统而适时的阐述。
2007年,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巴布森学院营销学教授拉金德拉·西索迪亚与全球知名营销学教授贾格迪什·谢斯、管理咨询师戴维·沃尔夫合著完成《美好企业:通过使命与激情创造卓越绩效》,研究过程中,他们定义并挑选出他们认为最具高标准人本主义表现的28家企业。这28家企业中,就有全食超市。
读完本书手稿后不久,我见到了戴维·沃尔什和拉金德拉。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理念相同,并都致力于向更广泛的世界“传播”这些理念。于是,我们开始筹划第一次“觉醒商业”会议,并希望借此汇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到对话中来。
首次与会人数不太多,约20人。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发起了向全世界传播“觉醒商业”理念的倡议。在过去6年里,我们相继主办了多次规模更大且十分成功的会议。
见到大名鼎鼎的营销学者贾格迪什·谢斯,经典作品有《买方行为与终身客户理论》。多年以来,贾格迪什一直是拉金德拉的导师,单从这一点来讲,贾格迪什对“觉醒商业运动”的贡献巨大。
拉金德拉·西索迪亚和约翰·麦基成为了“觉醒商业”这一平台的共同创始人和联合主席。2013年,拉金德拉·西索迪亚与约翰·麦基完成《伟大企业的四个关键原则》,2015年,拉金德拉·西索迪亚与百年制造企业百威勒集团主席鲍勃·查普曼合著完成《共情:觉醒商业的管理》,该书解释出百威勒这家集团企业的管理进化之处、核心之道,非常符合觉醒商业的特点。
到2018年时,拉金德拉·西索迪亚和两位研究者,一位是全球咨询公司宝桥融资的管理合伙人蒂莫西·亨利,另一位是英特格拉斯咨询集团的合伙人托马斯·埃克施密特,三位专家共同完善了觉醒商业的思想系统,并给出了实践路径,呈现出的成果就是《共赢:觉醒商业的实践》一书。
在《共赢》一书中,觉醒商业的四个核心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归纳和确定,那就是:更高的使命、利益相关者共赢、觉醒领导和觉醒文化。
以上有关觉醒商业的一切,源于神奇一问:为什么一些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投入比业界同行少,但取得的成就则更大?
《美好企业》三位作者都是营销学方面的专家,当时他们想围绕这一主题写一本书:营销是如何迷失其方向的?它在消耗更多资源的同时却在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特别是信任度方面收效甚微。最初确定的书名是《寻找卓越性的营销》。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虽然一些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投入比业界同行少,但取得的成就则更大。
最终,《美好企业》揭开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事实:创造卓越价值并与包括员工、供应商、企业运营所在社区及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密切关系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人本主义企业(或美好企业)寻求的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对其股东。它们是终极价值创造者,创造了情感、精神、社会、文化、智力、生态价值,当然还有经济价值。
许多企业尽管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且令人钦佩,但是它们缺乏强烈的情感维度。《美好企业》论述说,要拥有在未来取得成功的最佳前景,企业需要将情感维度与运营效率结合起来,有人将情感维度称为“企业之魂”明升体育官方网站,而没有灵魂的企业,其未来前景是令人怀疑的明升体育官方网站。
喜欢《美好企业》一书,更因为它系统地带领我重温人本主义企业的魅力,还有更具体的一面,就是找到了《退休精神》这本书进行延展阅读。
我经常说,读书的美妙之处在于,一个好的作者会引出另一个好的作者明升体育官方网站,一本好书会牵引出另一本好书。因为阅读《美好企业》,我认识到一位名叫詹姆斯·奥特里的管理学家,按图索骥,找到了《退休精神》这本书。
看《美好企业》第1章“爱与关怀:立业之道”,了解到知名管理学家詹姆斯·奥特里,和首版于1991年的畅销书《爱与效益:人性化领导的艺术》。于是开始找詹姆斯·奥特里相关中文版图书。《爱与效益》没找到,只找到了奥特里的新作《退休精神》。看来,如詹姆斯·奥特里之类的管理学家最终关注的焦点,还是聚焦在个人如何自在生活,个人如何觉醒这一点上。
20世纪90年代,钱包份额(Share of Wallet)一词开始在营销人员中流行。它成了客户关系管理(CRM)这种营销方法的核心。然而,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是一种缺乏人情味的量化客户观,意味着情感贫瘠。绝大多数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更多是通过数据管理来更有效地定位和更深入地利用客户,而不是抱着一种同理心关注他们的需求。相比于客户关系管理,称之为“客户数据管理”更为准确。
《美好企业》一书论述说,美好企业的想法则不同,它们拼的是“情感份额”。走进客户内心,客户会很乐意将自己钱包的更多份额留给公司。对员工做同样的事情,他们会以生产率和工作质量的巨大飞跃来回馈公司。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公司就可以从卓越的产品供应和响应能力中获益。
美好企业以多种令人愉悦的方式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并使他们对企业产生了情感且忠于企业。
我更喜欢和期待,公司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帮助员工实现工作意义上走得更深更远。
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挣钱的手段,但是社会不断进步,内心不断觉醒,越来越多人会从工作中寻找薪酬之外的东西,他们渴望货币收入的同时渴望着丰厚的“精神收入”。
《爱与效益》是一本商业诗集。一本诗集出版没多久怎么会被评为“近25年来出版的最具启发性的管理类图书”?答案很简单。奥特里将重点放在了人类行为的战略性关键维度上,而在策略和运营中承认这些维度的企业相对较少。詹姆斯·奥特里在《爱与效益》中写道:“好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与爱有关。如果你对这个词感到不舒服,可以称之为关怀,因为正确的管理涉及到关心人,而不是支配他们。”
我们需要一再提醒说,帮助员工追求工作意义已经不只是口头上的话、书本上的文字了,它正在变成一种管理方法论,千万忽视不得。
正如管理学家弗雷德·考夫曼(参考文章:一个管理学教授的内在旅程:我邪恶吗)所说,领导力不仅仅关乎思想,更是一种精神。考夫曼的新书《意义革命: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确立一个既可以体现价值又能激发兴趣的目标设定过程。
“真正的领导力并非实现多么高的业绩,而是一种兼具目的与意义的文化培养,同时激励并感染他人,让其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产生一种持久影响”。考夫曼说。